醫藥翻譯網

搜索:

亞洲首例機器人輔助活體供肝移植手術成功完成

作者:醫藥翻譯   日期:2014-04-24   

上海中山醫院6日披露,該院成功完成亞洲首例“機器人”輔助成人-幼兒活體供肝移植手術:31歲的80後媽媽小楊成功捐肝給其20個月大的寶寶。

媽媽小楊如今看上去神采奕奕。她表示,聽起來駭人的取肝手術對她來說,就如同當年的剖腹產手術,傷口不僅不太疼,而且很隱蔽。今後去沙灘度假都不用擔心。

中山醫院院長、肝外科專家樊嘉告訴記者,如按傳統開腹手術取供肝,醫生將沿雙側肋緣“人”字型切口,切口長達40厘米;而利用機器人,手術切口隻有傳統的四分之一。患者不僅疼痛減少,恢複更快,且更美觀。

據了解,小楊的寶寶樂樂出生50天黃疸不退,被兒科醫院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經過手術後2個月,樂樂又出現了膽管炎,其肝髒纖維化程度已十分嚴重,並伴有肝髒先天性肥大,壓迫內髒。

中山醫院肝外科專家樊嘉、周儉建議其進行親屬活體肝移植手術,小楊配型成功。專家們為母子兩人製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先用“機器人”全程輔助活體獲取供肝,再以傳統開腹手段切除寶寶的病肝,植入供肝。

院方透露,2月27日,醫生們使用當下最先進的“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係統為小楊取肝,“機器人”的3個器械臂和1個攝像臂通過患者腹部的4個約1厘米的小孔進入腹腔進行操作。主刀醫生則坐在無菌區外遙控“機器人”。

樊嘉說,“機器人”輔助活體獲取供肝最難點就在於將分離動脈、靜脈、膽管等,肝髒組織的血管、膽管密布且絕大多數細如發絲。借助機器人攝像臂上的內窺鏡和成像係統,主刀醫生看到三維高清的手術視野以及放大10倍以上的圖像;他們通過操控手柄和腳踏板在細如發絲的血管上精細解剖。取肝手術曆時10多個小時,醫生從小楊的肝左葉取下240克的肝髒組織,並其下腹部約10厘米長的“比基尼”切口中取出。

醫生說,取下的肝髒約為小楊肝髒總量的20%,剩餘的肝髒足夠她使用;對體重9.9公斤寶寶而言,供肝重量正好也不會給其帶來過重的負擔。28日淩晨,樂樂成功接收手術,“移植肝”即有膽汁流出。

手術後第5天,小楊康複出院。如今,寶寶樂樂的生命體征穩定,黃疸消失,,臉色也從蠟黃轉變成“白裏透紅”。據知,樂樂將轉入兒科醫院繼續接受康複治療。

據悉,自2001年至今上海中山醫院共完成了肝移植1200多例,5年存活率80%。樊嘉表示,以“機器人”為代表的微創技術正成為外科手術的一大趨勢。

上一篇:中國抗菌藥物相關指標得到良好改善   下一篇: no

SCI論文學術翻譯服務SCI論文翻譯 醫藥翻譯相關文件下載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13-2015 醫學翻譯-醫藥翻譯-醫學翻譯--醫藥翻譯網  粵ICP備05051533號  安全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