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翻譯網

搜索:

首例先心病體外循環全程不輸血手術取得成功

作者:醫藥翻譯   日期:2014-04-24   

日前,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胸心外科為一位年僅4歲的患者開展了先心病體外循環全程不輸血手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為廣西首例。

“手術過程中全程不使用血製品,這對病人而言實際上是減少了輸血性感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瑞康醫院胸心外科楊柳山主任如是說道。

4月1日這天恰逢西方愚人節,但對於楊柳山主任及其團隊而言,這一天卻不是個可以開玩笑的日子。早上9點半,他和手術團隊成員都站到了手術台前,這台手術看似是個常規的先天性心髒病室間隔缺損修補術,楊柳山主任已經做過無數次此類型的手術,但今天手術的特殊之處在於,給病人進行手術時,全程不使用血製品。

掌握一些醫學知識的讀者應該知道,在給心髒施行手術時,需要使心髒停跳,才能保證手術的進行。而與此同時,全身其他器官機體的循環運作又需要正常進行,缺了心髒這個重要的“血泵”,就隻能依靠體外循環機來維持周身循環。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是用血大戶,手術造成的創口必然會讓患者損失一定的血液。但是,由於手術運用血製品有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風險,還存在潛在並發症的可能,不僅浪費血資源,更是增加病患的治療費用,種種弊端都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免產生擔心和憂懼。因此血液保護(bloodconservation)技術的實施是未來手術的趨勢,它的主要目的是少出血、少輸血、不輸血和輸好血。

“術中全程不輸血,對整個手術團隊的技術要求更高,對麻醉師等的要求都更高。”楊柳山主任表示,作為主刀醫生,他開胸時要注意操作細節控製丟血,最後,終於成功的把失血量控製在了安全範圍內,約幾十毫升。

當天接受手術的是一個4歲的小姑娘,在出生剛一個多月的時候檢查發現患有先天性心髒病室間隔缺損,醫生當時建議家長等她長大一些再做手術。小姑娘手術後安返 ICU,術後第三天拔除引流管,第六天傷口愈合良好,心音有力。筆者見到小姑娘的時候護士正在為她打靜脈留置針,因為有些害怕,小姑娘在媽媽懷裏哭鬧,聲音洪亮,可見身體機能恢複得不錯。

最後,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胸心外科楊柳山主任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還經常應酬熬夜等,常常導致獻血時血液質量不合格,這些無形中都使得血庫庫存緊張,特別是每年春節前後,更是‘血荒’多發期。手術中盡量不用血,少出血、少輸血、不輸血,將是我們未來持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公立醫院改製試點防止“一哄而上”   下一篇:中國“腦計劃”進入實質性專家論證階段

SCI論文學術翻譯服務SCI論文翻譯 醫藥翻譯相關文件下載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13-2015 醫學翻譯-醫藥翻譯-醫學翻譯--醫藥翻譯網  粵ICP備05051533號  安全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