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統一免費服務熱線: 400-812-1911 400-605-0102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資訊
作者:醫藥翻譯 日期:2014-04-24
膠囊大小的電子設備,可吞咽進肚,8小時持續傳輸圖片,為診斷提供可靠資料。創生控股集團CEO成德聖本月5日給記者見識了這款“醫療機器人”。他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集團研發投入增幅達70%,整體銷售增幅超30%,動態非融合脊柱類產品等已拿到了批量生產注冊證,一批海外訂單也順利拿到,“明年的投入會更大,大項目運作會更多”。
距創生不遠,同樣位於武進高新區的華森骨科公司,正加快建設3.9萬平方米的新廠房,主要規劃建設人工關節、手術導航儀、生物型醫療器械遠程會診等高端醫療項目。盡管前三季度銷售增長近40%,董事長胡仁民依然不甘心。在他看來,目前是醫療器械產業的黃金發展期,行業平均年增速超過兩位數,企業還要加快速度。
常州醫療器材總廠總經理湯澤安則告訴記者,相當一部分有實力的武進企業家,近年來看到醫療器械產業的良好成長性,大手筆進入該領域,基本形成了出口、內銷齊頭並進的好勢頭。隨著西太湖醫療產業孵化園、中國常州國際醫療器械城等重大平台項目的加快建設,大有希望形成“北有泰州醫藥城、南有武進器械城”的發展格局。
據武進區藥監局局長張惠良介紹,醫療器械實行國家注冊製和許可製,行業具有特殊性,武進的基礎和特色較好,企業數量和生產規模在全國縣區中最大。目前全區有專業生產企業近200家,其中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數占全國1/10,吻合器、一次性注射器配件等占全國份額70%,骨科植入物、醫用敷料、高分子醫療器械等形成了集聚優勢。
企業滿懷希望,並且頗有雄心壯誌,而作為武進區委、區政府來說,正在圍繞“加快打造支柱性產業”目標定位,加快研究製訂產業三年提升計劃,出台具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重點服務創生、德爾福、華聯輔料、中進醫療等骨幹企業,加快推進國際醫療器械城等22個重點項目建設,帶動醫藥企業轉型升級。同時針對中間層企業的技術、裝備和人才需求,積極構建藥監綜合服務平台和公共科研平台,扶持其盡快跨上億元台階。科技、衛生、財政、經信、藥監等部門也形成合力,積極申報國家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基地,力爭明年獲批。
記者同時了解到,市委、市政府也明確,“十二五”期間,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同時,將傾斜資源、集聚發展武進醫療器械板塊,培育和打造全市又一支柱性產業。
上一篇:美國醫械UDI潮起 條形碼僅僅是個開端 下一篇:有機矽材料進入醫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