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学翻译,自助出国就医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医药翻译   日期:2016-12-2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医疗服务的全球化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出国看病,海外医疗,海外就医中介,医疗经纪人,国外转诊等一大波新鲜词汇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相对于患者自行办理出国就医的一整套复杂而漫长的手续,更多患者会选择专业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来陪全球最好的医疗资源,并为患者的病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使得出国看病的过程事半功倍。

  对海外医疗服务流程吃不透

  海外医院各有医疗技术上的强势与优势,例如美国的MD安德森治疗中心是公认的全球最好的肿瘤医院,克里兰夫诊所则以心脏病治疗闻名,它是美国最大的心脏瓣膜手术基地。若患者不知道哪一家医院是最佳的治疗医院,不清楚其医院所擅长的领域。在几家医院来回奔波,不仅耗费体力,甚至可能看错门诊,选错大夫,选错医院的严重后果。

  对就医流程不清楚

  要赴往日本就医,在办理签证时,首先要提交医疗机构发行的受诊等预定证书及身元保证机构发行的身元保证书,这是和其他国家就医所不同的。此外,国外医院没有预约不接受门诊,门诊预约难,专家问诊时间短,复杂病例需要多个科室挂号。日本大医院更是需要地方小医院开具提供介绍信,患者才可到大医院就诊。患者在没有收到医生预约信和护照(包含签证)前,最好不要预订机票,因为使馆受理、邮寄护照可能会导致患者滞后收取到护照,造成机票改签或取消。

  对要求提供的病例材料不了解

  由于医学用语较为专业,医生对其有习惯的表达方法和临床常用缩写。以美国为例,在各州各院的习惯表达用法存在差异,如美国各州的医生对病理科常用语就有所不同,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麻省总医院的习惯用语有时也不同。除非患者学会这些习惯表达用语和临床常用缩写,让病历翻译更规范更专业,更符合美国医生的阅读习惯。否则资料准备不符要求,就不得不反复修改提交,延误就诊治疗最佳时间。

  语言不通,场面尴尬

  人生地不熟的国外,初来乍到,莫说专业医学词汇翻译,一般的日常用语进行交流都会成为问题。任凭国外医师拿着你的病例,画图、手势并用绘声绘色讲解病情,你也只能云里雾里的随声附和,却不知所云,鸡同鸭讲的场面颇为尴尬,更谈不上推进病情治疗。特别指出的是在日本,院方要求必须持有中国或日本行医资格的人才可以充当医学翻译,一般人员是不可以担当医学翻译陪同的。

  对环境陌生,生活成为问题

  在国外看病,医院收诊费不收小费,红包是更不允许。在美国,病人看完病拿着医生的处方,不是在医院里直接配药的而是到分布在各大超市、商场里的药房里买药。那里有药剂士严格把关,核查医生所开的药的和你的病的关系,药量并且有药剂师告诉病人详细的药物服用方法。此外,美国的饮食文化也与中国有较大差异,一些患者往往不能习惯医院的配餐,家属又不知该如何准备营养食品,会让病人和家属都很困扰。



本文关键字:病历翻译  病例翻译  医学词汇翻译  

上一篇:分子诊断,改写医疗?   下一篇:医学翻译,赴海外医疗需要的时间问题

SCI论文学术翻译服务SCI论文翻译 医药翻译相关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04-2016 医药翻译网  粤ICP备12083306号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