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学翻译,精准医疗带来新时代

作者:医药翻译   日期:2016-11-28   

  目前,精准医疗带来了癌症治疗的新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医学界正积极探索和提升精准医疗的能力,并在肺癌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在针对非小细胞癌第三代靶向药物的研究上,国际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约73万例,全球大概有1/3的的新肺癌患者来自中国,而其中EGFR基因突变型得肺癌最为常见。

  生机: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不懈努力,针对肺小细胞癌的治疗出现了突破性的变革,先后出现了第一代,第二代肺癌靶向药。并进入欧美等国家进行临床试用,效果显著。

  至2005年第一代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肺癌非小细胞癌治疗也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十余年来,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

  靶向治疗无论是延长生存时间还是在提高生活质量上,都给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伴随着耐药性的出现,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突变:靶向药是针对癌细胞的某一蛋白,某一分子起作用的,所以只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一条通路,当一条新路受到抑制时,癌细胞会自寻新的“生路”,选择其他通路合成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久而久之会使分子靶向药失去作用,从而产生耐药性,研究显示,60%的产生获得耐药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发生在两个位点突变(T790M),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

  据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介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称为EGFR突变,这类患者在接受第一代、第二代EGFR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在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有效期(多为9~11个月)之后会出现疾病进展,这种情况称为获得性耐药。

  肿瘤出现耐药性,现有的资料则失效。在没有新一代的靶向药物的情况下,患者只能转而接受化疗,但由于这类治疗欠缺针对性,患者无恶化存活期只有约6个月,并且治疗副作用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下降。

  转机:针对这一耐药性患者的治疗,医学界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新药,并且成功的研发出针对获得耐药性中2/3情形的EGFR-T790M突变,能够直接抑制耐药基因癌细胞的新一代靶向药物。

  阿斯利康公司2005年研发成功一种新药AZD9291(化学名:奥西替尼)。被称作第三代EGFR抑制内药剂,主用于治疗出现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T790M基因突变最常见于正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罗凯的患者,患者如果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罗凯期间发现T790M基因突变,原来的靶向药便会无效,肿瘤便会不受控制。奥希替尼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在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便发现有T790M基因突变,AZD9291也可以是其一个治疗方案。美国FDA因为这款药物在临床研究中的卓越成效以及治疗的需要,加快了AZD9291在美国的注册,并于2015年11月13日批准了奥希替尼的上市。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说,接受第一代、第二代EGFR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治疗后耐药的患者和检测到T790M基因改变的患者,用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肿瘤小了,客观缓解率达到60%多。周彩存教授强调60%多是很好的效果,作用达到9~10个月。在境外,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这个药已经上市并广泛应用。

  无疑,针对EGFR抑制剂类靶向药物出现耐药的患者,奥西替尼会给他们的治疗带来转机。

  无奈的“铤而走险”:尽管国际上新靶向药的出现,给肺癌治疗带来新的转机,但国内相关耐药患者却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困境。虽然奥希替尼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上市,但在境内还未获批上市。无奈之下,一些患者只好“铤而走险”,通过非正规途径购药。

  然而,这种情况给患者的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前一段时间,在吴一龙教授的门诊一天之内来了2个自行服用原料药的患者,他们都出现了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副作用。这就是说,患者吃非正规药厂生产的原料药或仿制药,就是拿自己的命运在赌博。

  时间就是生命:目前,精准医疗开启了癌症治疗的新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医学界正积极探索和提升精准医疗能力,并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可观成果,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第三代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上,国际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缓解国内肺癌患者对突破性新药的迫切需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已经将EGFR-TKI药物纳入快速审批通道。周彩存教授表示,他迫切希望这个药品能够早日在中国上市。

  吴一龙教授也表示,CFDA将EGFR-TKI药物纳入快速审批通道是个好消息,要给CFDA点赞。至于快速审核具体怎么做,他认为,现在快速审批通道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我们应该先借鉴,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吴一龙教授建议,先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经验,做一两例之后看看有没有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找到最佳的方法。

  目前,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针对需求的迫切性,专家呼吁,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对肺癌创新靶向药物的审批进程,让最先进的药物尽早造福中国肺癌患者。

上一篇:病历翻译,出国看病中重之又重的一个环节   下一篇:海外医疗翻译,病历文件翻译的要求

SCI论文学术翻译服务SCI论文翻译 医药翻译相关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04-2016 医药翻译网  粤ICP备12083306号  安全联盟